眼看着预产期慢慢逼近,很多准妈妈不由得开始紧张起来。分娩,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在分娩前掌握一些知识和技巧,有助于您轻松分娩。今天,让我们来聊一下,如何识别临产征兆,教您做好产前的身心准备,产时的分娩配合以及产后的观察与护理。让分娩变得轻松又快乐!
见红了!就是要生了吗?
不要着急!见红只是临产的先兆。在真正临产前,可能会有一些征兆出现,如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排出,即见红、腰酸、下腹部坠胀感,腹部发硬发紧,有的产妇可能感觉有轻微、不规律的腹痛或因破水阴道有水流出。
见红:分娩前24-48小时出现,阴道有少量暗红色液体或血性粘液排出。它是因为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引起的。 注意如果阴道流血量多,超过平时月经量,不应该认为是先兆临产,而有可能是妊娠晚期出血性疾病如前置胎盘等。
临产开始:宫缩痛:即肚子一阵阵发紧,开始10分钟左右一次,逐步变为5-6分钟一次,每次持续30-40秒。注意与“假临产”的区别。假临产的特点是:宫缩持续时间短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
破水:正常情况下胎膜应该在临产以后破裂。如出现“早破水”,也就是破水发生在腹痛之前,一般是因为机械性刺激、感染、头盆不称等引起的。一旦破水需要尽量平躺垫高臀部(预防脐带脱垂),及时入院哦!
物品准备:双方身份证及复印件、门诊各种检查资料等。用物准备请关注产科公共微信号,点击产科入院指南。
要进产房了,好紧张啊!
产程是分娩的一个生理过程,并不可怕,您只需要这样做!
第一产程:从规律的子宫收缩到宫口全开的过程,大约需要8—10小时。在这个时候,准妈妈应放松心情,避免紧张、恐惧心理。
在宫缩间歇时,准妈妈应保证进食、进水、以补充体力的消耗。
同时应及时排空膀胱里的尿液,(2-4小时排尿1次)以避免胀大的膀胱影响胎头下降,产程进展受阻。在待产时应保持上身直立位(站姿、坐姿、跪姿),使胎头有效地压迫宫颈,以促进宫口扩张。(已破水的孕妇除外)宫缩间歇时多活动,减轻产痛,加速产程。
在这个阶段,妈妈们要学会呼吸减痛的方法,避免过度换气,掌握用鼻吸气用口呼气(闻花香,吹蜡烛)的原则,防止发生肠胀气。医务人员将会根的产程情况来为您检查和监护。
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的过程,也叫胎儿娩出期。
分娩姿势的配合,在医生指导下找出自己的最佳分娩姿势。
步骤:宫缩时,吸气——屏气,下颌向下靠近胸部,同时向肛门处用力,注意用力时候不要发出声音,直至需要换气(用力)——张口吐气,马上再张口深吸一口气,重复上面的过程。
哈气:当胎头娩出到一定程度时,助产士会指导产妇哈气,像跑累了一样张嘴“哈、哈”,目的是使胎头缓慢地从阴道口娩出,避免胎头快速从阴道口娩出,减少或减轻产道的裂伤。
注意:有些人认为在分娩阵痛时,喊出来会舒服一些。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分娩时切忌大喊大叫,因为这样既消耗体力,又会使肠道胀气,不利子宫扩张和胎儿下降。由于产妇大喊大叫往往会吞入大量气体,引起肠管胀气,以至不能正常进食,随之脱水、呕吐、排尿困难等不利状况就会接踵而来。
多数产妇不愿进食,此时可适当喝点果汁、运动饮料或菜汤,以补充因出汗而丧失的水分。由于第二产程需要孕妇不断用力,产妇应进食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巧克力。
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时间不超过30分钟。对于产妇来讲相对轻松地时间段,只用配合操作就行。
第四产程:胎盘娩出到产后2小时。为了预防产后出血,即使发现异常,会在产房留观哦!助产士小姐姐会帮助您进行早吸吮、早开奶、早接触,促使母乳喂养成功,防止乳腺炎的发生。
终于“卸货”了!好轻松啊!
注意产后也不能掉以轻心哦!产后观察及护理也很重要!
1、产后24小时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发生产后虚脱。
2、母乳喂养:按需哺乳 每当婴儿啼哭(表示他饿了)或母亲的奶胀(表示要喂奶了)就喂奶,不限时,不限量。
3、产后多喝水,尽量在3--4小时内排尿,防止发生产后尿潴留。
4、注意会阴伤口卫生,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