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下午,一场轻松愉快的、别开生面的护理教学活动在门诊一楼学习室成功举行。本次教学活动以患者身份识别、安全用药、患者转运交接为主题,采用“密室逃脱教学法”让培训学员在游戏中沉浸式学习并执行护理核心制度、把控关键环节质量。教学活动由门急诊、心肺中心和妇儿中心大科主办,小儿外科承办,片区15个科室的护士长、副护士长和教学大组长共34人参加。

密室逃脱是近年来较为流行的一种游戏,玩家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寻找线索、解决谜题最终完成任务逃离密室,现逐渐被应用于教学中。本次教学活动由小儿外科护士长刘茂霖主持;护理教学大组长杨莉负责教案编写、密室逃离路径规划、关卡设置和通关线索准备;护士吴佳、余冬妮担任NPC(现场观察员)判定护理措施的正确性,发放通关卡;各科室教学大组长作为学员分成两组沉浸式参与密室逃脱演练;护士长们进行现场观摩。情景设置的是在医院信息系统完全崩溃的情况下,“密室”抢救室来了一位需要急救的2个月重5kg患儿,患儿家属语言不通交流障碍,通关的学员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成患儿病情评估、安全用药和手术病人交接三个关卡通关,涉及护理评估、观察环境、搜寻线索、解答一系列与患者身份识别、安全用药和患者转运交接等相关的专业谜题,逐步破解关卡逃离密室,保障患儿安全。整个过程紧张刺激又充满趣味,“学员”们全情投入,时而凝神思索,时而热烈讨论,最终全员成功“逃脱”。其中,胸外科宋孟娟和血管外科李艳萍表现优秀,获得“闪耀之星”称号。


复盘环节,学员们分享了在“密室”里的表现及体验,纷纷表示这种沉浸式、趣味化的元素让教学更“接地气”、更“有活力”。作为观察员的杨梅护士长、李湖波护士长对此次教学活动进行了点评,肯定了此次教学活动的新颖性、趣味性,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大科护士长刘容总结时指出:“密室逃脱”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吸引力和参与度,激发了学员的探索欲望和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提升了护理人员在复杂临床场景下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核心制度执行力。值得各科室实践和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