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体检报告的老李,目光一下子锁定了“双肾囊肿”这几个字,心里顿时打起了鼓:“囊肿?这是不是肿瘤?会不会变成癌?是不是必须做手术?”其实,很多人在体检时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肾脏上的这些“小水泡”。
什么是肾囊肿?
简单来说,肾囊肿就是肾脏表面或内部长出的一个或多个“小水泡”,里面充满了液体。它们的大小不一,小的可能只有几毫米,大的能长到几厘米,甚至十多厘米。 随着年龄增长,肾囊肿会越来越常见。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超过一半的人可能都有不同大小和数量的肾囊肿。就像人老了脸上会长皱纹、头发会变白一样,肾脏也可能出现这种“老化现象”。
肾囊肿从哪来?
目前医学上还没完全弄清楚肾囊肿的确切成因。不过主流观点认为,可能有两种情况:
1.肾小球和肾小管发生阻塞,尿液排出不畅,局部积聚膨出形成囊肿。
2.肾脏表面结构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小凹陷,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扩大,被液体填充后变成囊肿。 绝大多数肾囊肿都是良性的,医学上称为单纯性肾囊肿,通常是单个或少量存在,发展速度很慢,而且和肾功能下降没有必然联系,大家不用过度担心。
需要警惕的“多囊肾”.
虽然大多数肾囊肿是良性的,但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警惕,那就是多囊肾。 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疾病,通常会影响到两个肾脏。患者的肾脏里会出现大量囊肿,而且这些囊肿的数量会不断增多、体积会不断增大,最终可能挤压、破坏正常的肾组织,导致高血压、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 多囊肾患者往往有家族遗传史,发病年龄相对较小,症状也比较明显,比如会出现腰痛、血尿、腹部肿块等。这种疾病的发病率约为1/400至1/1000。如果家里有人患多囊肾,建议家庭成员也定期进行检查。
肾囊肿会有哪些症状?
绝大多数单纯性肾囊肿体积小、位置隐蔽,不会引起任何不适感,很多人都是在体检时才偶然发现的。但当囊肿体积增大(比如直径超过5公分),尤其是位置比较特殊时,就可能“闹脾气”了:
1.压迫周围组织或血管,导致腰部或腹部出现隐隐的酸胀、疼痛感。
2.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因压迫引发高血压。
3. 如果囊肿合并感染,会出现发热、腰痛加重的症状。
4. 要是囊肿破裂或囊内出血,可能会引发突发的剧烈疼痛或血尿。
如何发现肾囊肿?
1.首选超声(B超)。
超声检查安全、无创、经济,是筛查和诊断肾囊肿的“金标准”。通过B超,医生能够清晰地看到囊肿的位置、大小、数量以及内部情况,比如里面是单纯的液体,还是伴有分隔、钙化、实性成分等。
2.CT或MRI检查。
当超声结果比较复杂,难以判断囊肿是良性还是恶性,或者需要更精细地评估(比如准备做手术)时,医生会建议做CT或MRI检查。其中,CT在判断囊壁是否有钙化方面尤其敏感。
3. Bosniak分级系统
这是医生评估肾囊肿恶性风险的重要工具。医生会根据囊肿的影像学特征,比如囊壁厚度、有无分隔、钙化形态、有无强化等,将肾囊肿分为I到IV级,从而指导后续的处理: - I级、II级:属于典型的良性单纯囊肿,几乎没有恶性风险。 - IIF级:需要定期随访观察。 - III级、IV级:恶性风险显著增高,通常需要手术探查。
发现肾囊肿后该怎么办?
多数情况无需治疗对于小的(比如直径<4-5公分)、没有症状的、影像学特征典型的单纯性囊肿(Bosniak I、II级),最佳的处理方案就是定期复查,比如每半年做一次B超,观察囊肿的大小、形态有没有变化就可以了。大家不用过于紧张,也不用盲目寻求治疗。
需要治疗的情况。
出现以下情况时,就需要考虑治疗了:
1. 囊肿较大(通常直径>5公分),并且引起了明显的疼痛、压迫症状或高血压。
2.囊肿反复发生感染。
3.囊肿导致尿路梗阻。
4.Bosniak分级在IIF级及以上,提示恶性风险增高。
常用的治疗手段
1.B超引导下穿刺抽液+硬化治疗:这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适合位置合适的较大单纯囊肿。医生会在B超引导下,用针抽掉囊肿里的液体,然后注入硬化剂(如酒精),破坏囊壁细胞,减少囊肿复发的可能性。
2.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这是目前主流的手术方式。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患者恢复较快,能够有效去除囊肿顶部的囊壁,让囊液引流通畅,复发率也比较低。
3.开放手术:现在已经很少采用这种方式了。
日常管理与注意事项
1.避免剧烈撞击:平时要注意保护腰部,尽量避免腰部受到剧烈撞击,减少囊肿破裂的风险。
2.控制好血压:无论有没有肾囊肿,高血压都是肾脏的大敌。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能有效保护肾脏功能。
3.均衡饮食,适度限盐:保持健康的饮食模式,对全身健康和肾脏健康都有好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适度限制盐的摄入。
4.谨慎用药,尤其肾毒性药物:一定要遵照医嘱用药,避免滥用止痛药、某些抗生素以及不明成分的“偏方”“保健品”,这些药物可能会对肾脏造成损害。
5.最重要的一点,遵医嘱定期复查:这是监测囊肿变化、确保安全的核心。通过定期复查,医生能够及时了解囊肿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总的来说,肾囊肿,特别是单纯性肾囊肿,是肾脏上常见且多数无害的“小水泡”。发现它时,大家不必恐慌,绝大多数情况下只需安心随访观察。我们要科学认识肾囊肿,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这才是守护肾脏健康最明智的抉择。当身体出现腰痛、血尿等信号时,要及时寻求专业评估,让医学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期科普医生

何祥彪,外科学博士,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医院访问学者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泌尿专委会青年委员
四川省医促会泌尿疾病筛查及科普学组委员
乐山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学专委会秘书
曾进修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发表SCI及中文核心论文多篇,曾荣获乐山市第十四届科技论文一等奖,主持和参与市级重点课题3项
擅长泌尿系肿瘤、结石的诊断及微创治疗,尤其腹腔镜微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