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之际,气温变化大,加上春节假期刚过,节日期间诱人的美食以及不规律的作息,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每年心血管病死亡人数超过300万。
心血管疾病是一大类涉及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它们可以影响心脏的功能,引起血液供应不足,从而导致多种健康问题。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常见症状有胸闷或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或晕厥等。常见于中老年、大量吸烟、酗酒、腹型肥胖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健康。
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和筛查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措施。那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1、注意保暖:冬春交替季节气温变化大,要注意保暖,避免身体受到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痉挛,发生供血不足。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建议每天至少30分钟、每周至少5天的中等强度运动,饮食方面应控制盐、糖、脂肪的摄入量,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3、学会管理压力: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采取积极的心理调适方法,如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可以有助于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控制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早发现并控制慢性疾病,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5、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压、动脉硬化检测等检查。
6、早期治疗:一旦发现心血管疾病,应及早就医。